汝阳县戏曲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冰霜历尽心不移。汝阳县的编志人员,埋头笔耕三个春秋,五易盈尺书稿,终将《汝阳戏曲志》付梓成书.这部汝阳县戏史方面的专业志书,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洋洋二十余万言,书梨园兴衰佳话,传艺坛奇人奇事,扬戏苑优伶德操,记述汝阳戏史的发展变化,探索河洛戏史的艺术规律,弥补了汝阳自古戏曲无志的空白,因而她是汝阳以及洛阳文化工作的一部重要文献。
出版时间:
1992年09月
目录
封面
汝阳县戏曲志
题词
--
中共汝阳县委书记刘振立题词
--
汝阳县县长马东安题词
--
汝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全贵题词
--
汝阳县政协主席桑学亮题词
--
汝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何鸿章题词
--
汝阳县副县长李忠娃题词
--
汝阳县文化局局长郭善朝题词
图片
--
①现代豫剧《杨振北》座谈会,中间者为河南省副省长胡悌云
--
②市长张世军、宣传部副部长张太林等领导与《杨振北》剧组合影
--
③丁清香拜师张宝英仪式合影
--
④洛阳市长张世军接见豫剧《龙门的传说》剧组演员
--
中饰琵琶女丁清香在《龙门的传说》
--
青少年宫雄姿
--
张书霞在《小包公》中饰大嫂
--
赵银河在《杨宗英下山》中饰杨宗英
--
《秦香莲后传》剧组
--
安永成扮演的县官
--
A《汝阳戏曲志》领导小组
--
B《汝阳戏曲志》编委
--
C《汝阳戏曲志》编辑
--
省戏剧专家兰继先、刘文化与市领导郭国三、李本荣、赵江涛等与曲剧团《大山的女儿》剧组合影
--
张双梅主演《十五贯》剧照
--
曲剧《小包公》剧照
--
豫剧《龙门的传说》剧照
--
李金恒在《寇准背靴》中饰寇准
--
曲剧《小包公》剧照
--
王湘云在《杨排风》中饰杨排风
--
陈三马(左)与郑次为主演的《逼婚记》剧照
--
张秀珍在《山乡风云》中饰刘琴
--
姬爱珍主演的曲剧《碧海丹珠》剧照
--
刘全来、贺喜翠主演的《程咬金娶妻》
序言
目录
第一编 综述
--
一、地理概貌及县治沿革
--
二、戏曲艺术发展概况
第二编 图表
--
一、大事年表
--
二、汝阳县戏曲剧种表
--
三、汝阳县剧种分布示意图
第三编 志略
--
第一章 剧种
----
第一节 曲剧
------
一、曲剧的萌芽
------
二、曲剧的雏形——高跷曲
------
三、曲剧的形成和艺术发展
------
四、汝阳曲剧发展的新阶段
----
第二节 豫剧
------
一、关于靠山黄
------
二、豫剧在汝阳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其它剧种
------
一、越调
------
二、汉调二簧
------
三、卫调二簧
------
四、反调
--
第二章 剧目
----
第一节 代表性剧目
------
杨宗英下山
------
站花墙
------
小包公
------
四姐下凡
------
啊,爱情
------
良医
------
还礼
------
(斑鸟)鸠咕咕
------
宋宫密传
------
龙门的传说
------
杨振北
------
大山的女儿
----
第二节 历年演出剧目
--
第三章 音乐
----
第一节 曲剧
------
一、概述
------
二、曲剧声腔音乐的沿革及特点
------
三、常用曲牌解析
------
四、常用曲牌一览表
------
五、综合唱腔选例
----
第二节 豫剧
------
一、概述
------
二、豫西调的声腔沿革和特点
------
三、主要伴奏乐器的沿革与乐队位置的变迁
------
四、打击乐的运用及其特点
------
五、常用锣鼓经选例
------
六、唱腔选例
--
第四章 表演艺术
----
第一节 角色行当体制沿革
------
一、曲剧
------
二、豫剧
----
第二节 表演技巧
----
第三节 表演选例
--
第五章 舞台美术
----
第一节 曲剧的舞台美术沿革
----
第二节 豫剧的舞台美术沿革
--
第六章 机构
----
一、复盛班(靠调)
----
二、同乐社(曲子)
----
三、上七镇龙虎班(越调)
----
四、新梨园(曲子)
----
五、快活林(曲子)
----
六、醒狮曲剧团(曲子)
----
七、抗战宣传团
----
八、县中宣传队
----
九、豫剧团
----
十、豫剧团学生队
----
十一、汝阳县曲剧团
----
十二、文艺宣传队——乌兰牧骑
----
十三、剧目工作组
----
十四、说唱队
----
十五、戏曲学校
----
十六、陶营乡柿园半职业剧团
----
十七、小辛店越调剧团
----
十八、南庄木偶戏
----
十九、小店关帝庙业余剧团(越调)
----
二十、东保业余剧团
----
二十一、机构附表
--
第七章 演出场所
----
一、人民剧院
----
二、汝阳青少年宫
----
三、陶营古戏楼
----
四、竹元村古戏楼
----
五、太山庙戏楼
----
六、农村演出场所附表
--
第八章 演出习俗
--
第九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戏曲文物
------
一、首饰盒
------
二、老旦上衣
------
三、陶营古戏箱
------
四、戏楼楹联
----
第二节 古迹
------
一、岘山古庙会
------
二、蔡店乡圣水寺古庙会
------
三、陶营村关帝古庙会
------
四、三皇姑古庙会
------
五、太山庙庙会
--
第十章 报刊专著
--
第十一章 轶闻传说
--
第十二章 谚语口诀
第四编 传记
--
一、戏曲名人传记
----
李占奎
----
刘宝才
----
吴银船
----
贾振海
----
李久长
----
王一贯
----
李根记
--
二、戏曲名人简介
----
赵天禄
----
马金升
----
杜宝山
----
高宾贡
----
黎根保
----
郭世绍
----
郭全贵
----
李金恒
----
蔡刚建
----
杜世界
----
李名篆
----
李彦
----
肖立章
----
杨世禄
----
黄复兴
----
黄金玉
----
陈武己
----
赵银河
----
范荣庆
----
尚小团
----
张学斌
----
薛恩殿
----
袁中行
----
丁清香
----
张书霞
--
三、知名戏曲艺人附表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