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宾镇志

南宾镇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 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本着详今略古、详主略次和古为今用原则,突出时代特点、地 方特点、民族特点和行业特点,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实事 求是地记述南宾镇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一、本志上限一般断自1949年,部份章节根据资料适当上溯。下限一 般断至2002年,部份史实为保持其连续性,作适当延伸。 三、本志以概述为纲,大事记为经,专业分志为纬。专业分志按事业立 志,采用横排门类、纵述始末的结构,一般设篇、章、节、目四个层次。篇 目设置按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后政治的顺序排列。 四、本志体裁以志为主体,记、传、图、表、录等辅之。文体采用现代 语体文、记述体,用事实直书历史和现状,只记述,不论述。 五、本志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和标点符号。文风力求严谨、简洁、朴实、 通俗、流畅。 六、本志中的历史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按历史习惯纪年,夹注 公元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律采用公元纪年。政府、党派、官职称 谓,均用当时名称。地名除必要时用历史名称(夹注今地名)外,均用现 行标准名称。特定名词可用通用的规范化简称,如“中华民国”简称为 “民国”,“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中共南宾镇委员会”简称为“镇 党委”,解放后的“镇(乡)人民政府”简称“镇(乡)政府”等。 七、本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生人按“以事系人”的办法记述。 八、本志所用资料,以档案资料为主,少数为书刊、口碑及实物资料。 九、南宾镇自1930年建立后,辖境历经数次变动,到2001年7月27 日得以固定下来至今。本志以现行地域为准,记述南宾镇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949-2002

出版时间: 200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题词

编纂委员会
图片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南宾的由来
---- 第二节 区域
---- 第三节 沿革
---- 第四节 辖境演变
---- 第五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河流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植被
---- 第六节 动物
---- 第七节 气候
---- 第八节 自然灾害
第二篇 经济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机械工业
---- 第二节 建筑建材工业
---- 第三节 化学工业
---- 第四节 粮油工业
---- 第五节 食品工业
---- 第六节 造纸包装印刷业
---- 第七节 竹木藤石器加工业
---- 第八节 纺织缝纫加工业
---- 第九节 烟草加工业
---- 第十节 医药制造业
---- 第十一节 乡镇企业
-- 第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商业网点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
---- 第五节 副食品
---- 第六节 饮食服务业
-- 第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条件
----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
---- 第三节 种植业
---- 第四节 养殖业
---- 第五节 渔业
---- 第六节 林业
---- 第七节 收益分配
---- 第八节 农民负担
---- 第九节 扶贫开发
-- 第四章 粮油
---- 第一节 机构体制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粮油储存加工
---- 第四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第五章 财税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六章 金融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信用社
---- 第三节 信贷
--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体制
---- 第二节 工商管理
----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四节 查处违章 违法案件
第三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建筑
---- 第二节 街道建设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防洪堤
---- 第五节 给排水
---- 第六节 照明与供电建设
---- 第七节 燃气建设
---- 第八节 市场
---- 第九节 公共厕所
---- 第十节 园林绿化
---- 第十一节 鲤塘坝新城区开发
---- 第十二节 规划管理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农村住房
---- 第二节 乡场
-- 第三章 城乡建设管理
---- 第一节 公房管理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 第三节 农村规划建设管理
---- 第四节 土地管理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
---- 第二节 治理
-- 第五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站建设
---- 第二节 用电
---- 第三节 管理
-- 第六章 燃料
---- 第一节 沼气
---- 第二节 煤炭
---- 第三节 液化气
---- 第四节 天然气
--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库
---- 第二节 塘池
---- 第三节 引水堰
---- 第四节 提灌设施建设
---- 第五节 河道治理
---- 第六节 防洪抗旱
---- 第七节 人畜饮水建设
---- 第八节 水利管理
-- 第八章 邮电通讯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节 移动电话
-- 第九章 交通
---- 第一节 人行道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第三节 公路运输
---- 第四节 水上交通
第四篇 政治
-- 第一章 中共南宾镇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务活动
-- 第二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农民协会
---- 第二节 工会
---- 第三节 共青团
---- 第四节 妇联
---- 第五节 民兵
---- 第六节 工商联
-- 第三章 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镇人大主席团、主席
---- 第四节 民国时期镇民代表大会
-- 第四章 镇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干部队伍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行政机构
-- 第五章 政事辑要
-- 第六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法庭
---- 第三节 司法行政
第五篇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两基普实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第八节 教育设施投入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技服务
---- 第三节 科普活动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三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第二节 民间艺术
---- 第三节 文化活动
---- 第四节 广播、电影、电视、新闻等
---- 第五节 文物古迹
-- 第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疗活动
---- 第四节 科研成果
---- 第五节 预防保健
---- 第六节 爱国卫生
-- 第五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体育设施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 第六章 精神文明
---- 第一节 学习教育与表彰
---- 第二节 精神文明单位
---- 第三节 创优良环境
---- 第四节 开展文艺活动
第六篇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第四节 人口构成
---- 第五节 土家族
---- 第六节 百岁老人简介
---- 第七节 人口调查
---- 第八节 计划生育
-- 第二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
---- 第二节 救灾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城市低保
---- 第五节 社区建设
---- 第六节 选举
---- 第七节 婚姻家庭
---- 第八节 殡葬改革
-- 第三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福利待遇
---- 第二节 工资改革
---- 第三节 劳动力输出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四章 社会风土
---- 第一节 风俗习俗
---- 第二节 恶风陋习
---- 第三节 社会新风
---- 第四节 方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 第五章 宗教
第七篇 人物
-- 第一章 传记
---- 秦良玉
---- 冯腾蛟
---- 王顺蛟
---- 白仲山
---- 陈彦
-- 第二章 简介
---- 王勋
---- 李志
---- 伍氏四代
---- 马茂林
---- 田焕南
---- 秦汉卿
---- 谭定华
---- 陈益寿
---- 郎开贵
---- 杨光素
---- 张光福
---- 李亚平
---- 马学群
---- 向成东
-- 第三章 名录
---- 一、革命烈士英名录
---- 二、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录
---- 三、军、政界名录
---- 四、科技界名录
---- 五、巧匠艺人名录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