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农场场志

长征农场场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遵循当代志书编纂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忠于史实,反映历史。 二、本志上溯时间为1960年,截止时间为1999年,共40年。 三、本志汇集史料,依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系统客观地进行编纂。

目录

封面
征农场场志
《长征农场场志》编纂机构及人员名单
题词
图片
-- 长征农场
-- 现任领导们正在研究场改革与发展规划
-- 现任场长叶宗棋
-- 现任党委书记寇献民
-- 场部新貌
-- 场部一角
-- 农场商业街
-- 雄伟壮观的牙来河水坝
-- 一九八九年十月牙来河电站建成典礼
-- 舒适的农场招待所
-- 一九九七年建成的农场加油站
-- 一九九五年春,省农垦总局局长王法仁(前排中)来场视察
-- 一九九八年,省农垦总局局长林玉权(左二)来场视察
-- 一九九九年五月中旬,场长叶宗棋(左一)党委书记寇献民(左二)向省农垦总局副局长蒋厚镇(右一)汇报工作。
-- 一九九六年夏,场长邓章 保在胶园察看胶工割胶
-- 一九九八年冬,场长叶宗棋(左五)等场领导组织各单位在十队召开胶园冬管现场会场景
-- 一九九九年一月,场党委书记寇献民(左二)与机关干部在更新胶园挖穴
-- 知青回娘家与场领导合影留念
-- 九·九重阳节 元老相聚话当年
-- 青春放歌
-- 扭起秧歌庆祝自己的节日
-- 球场上生龙活虎
-- 1990年场第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场长曾召英在作报告
-- 1997年场第六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场党委副书记寇献民在作报告
-- 1999年场第六届七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场长叶宗棋在作报告
-- 1996年强台风袭击本场后召开的抗风救灾表彰大会场景
-- 1999年橡胶开割暨98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场景
-- 1999年庆祝“七一”暨表彰大会场景
-- 一九八五年召开家庭农场场长会议暨举办培训班
-- 一九九六年场召开全面贯彻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工作会议
-- 一九九九年“五·四”节 前夕场召开学李向群学先模座谈会
-- 一九八七年农垦植保干部热作病虫害普查学习班在本场九队了解十三吗啉处理橡胶树根病防治试验
-- 场中学团总支组织青年团员在胶园冬管
--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场机关直属单位在一队胶园冬管时场景
-- 七十年代初期场中学召开师生座谈会场景
-- 一九七一年七队(原十五团七连)党支部召集党员学习
-- 一九七三年知青慰问团来场慰问
-- 1970年一队党支书陆炳洪(曾任农场副场长),在橡胶开荒工地指挥生产
-- 1973年七队后勤班长(劳模)孙详在菜地摘菜
-- 老工人采茶
-- 职工庭院经济硕果累累
-- 七十年代初期农场少先队员为庆祝“六·一’’正进行排演
-- 1973年兵团六师在本场七队(原十五团七连)召开橡胶小苗管理现场会
-- 1981年农场武装基干民兵连在七队集训
-- 1989年7月牙来河电站大坝土坝部分被洪水冲垮,全场干群投入抢险
-- 1989年电站大坝抢险时场团委书记寇献民(现任农场党委书记)抢险场景
-- 1989年电站大坝抢险时场工会主席王发言(曾任农场党委书记)抢险场景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历史与地理篇
-- 第一章 建制沿革
---- 第一节 农场的创建
---- 第二节 体制演变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机关科室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土地面积
---- 第三节 地形地貌
-- 第三章 气候河流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河流
-- 第四章 土壤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土壤类型
---- 第三节 月巴力监测
---- 第四节 土壤利用改良
-- 第五章 资源与物产
----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 第三节 植物资源
---- 第四节 动物资源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台风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水灾
---- 第四节 低温霜冻
---- 第五节 雷暴、地震
---- 第六节 病虫害
政治篇
-- 第七章 中共国营长征农场委员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党组织的建立
---- 第三节 党组织的机构
---- 第四节 历届党代会
---- 第五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六节 党风整顿
---- 第七节 宣传工作
-- 第八章 干部工作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农场场级、正科级干部
-- 第九章 场乡关系
---- 第一节 场社教育
---- 第二节 支援当地人民群众发展经济
-- 第十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工作
-- 第十一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荣誉榜
---- 第五节 安全工作
经济篇
-- 第十二章 农林牧渔业
---- 第一节 橡胶
---- 第二节 热带经济作物
---- 第三节 非橡胶农业
---- 第四节 林业
---- 第五节 畜牧渔业
-- 第十三章 场办工业
---- 第一节 橡胶加工业
---- 第二节 电力工业
---- 第三节 其它工业
-- 第十四章 交通运输与农电机械
---- 第一节 交通运输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第十五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历年经营管理制度演变
---- 第三节 企业整顿
-- 第十六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财务计划与财经制度
---- 第三节 资产管理
---- 第四节 成本管理
---- 第五节 产品销售收入
---- 第六节 利润及超收留成管理
---- 第七节 经济核算
---- 第八节 财会工作管理
---- 第九节 物资管理工作
-- 第十七章 基本建设
---- 第一节 职工住房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十八章 自营经济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政策与方法
---- 第三节 典型事例
-- 第十九章 商业服务与邮电通讯
---- 第一节 商业服务
---- 第二节 邮电通讯
社会篇
-- 第二十章 民族与人口
---- 第一节 民族户籍
---- 第二节 民族人口来源
---- 第三节 民族关系
---- 第四节 人口状况
-- 第二十一章 职工生活
---- 第一节 生活状况
---- 第二节 职工收入
---- 第三节 职工生活物资供应状况
---- 第四节 职工生活设施
-- 第二十二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力构成情况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工资
---- 第四节 劳动保险
---- 第五节 劳动保护
-- 第二十三章 社会保险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简易人身保险
---- 第三节 企业、家庭财产保险
---- 第四节 各类保险的赔付情况
-- 第二十四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爱国主义
---- 第二节 企业精神教育
科教文卫篇
-- 第二十五章 科技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科研组织机构
---- 第三节 科研项目
---- 第四节 科研成果
---- 第五节 技术革新
---- 第六节 新技术推广
---- 第七节 科技培训
-- 第二十六章 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思想教育
---- 第七节 教育经费
-- 第二十七章 文化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文娱活动
---- 第三节 体育活动
---- 第四节 新闻报道
---- 第五节 文化活动中心
---- 第六节 电影、电视、广播
-- 第二十八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医疗机构的演变
---- 第三节 医疗设备与医疗水平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 第六节 医疗制度
-- 第二十九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机构
---- 第三节 计划生育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奖惩制度
---- 第五节 计划生育取得的成绩
军事篇
-- 第三十章 兵事
---- 第一节 民兵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拥军优属
荣誉篇
-- 第三十一章 集体荣誉
---- 第一节 本场历年所获得荣誉称号
---- 第二节 本场历年获表彰的先进集体
-- 第三十二章 人物小记
---- 第一节 历届场长、书记简介
------ 林尤严
------ 李邦法
------ 张传杰
------ 荆宝库
------ 周大彬
------ 蒙广庚
------ 曾召英
------ 符祥日
------ 邓章保
------ 王发言
------ 苏礼群
------ 叶宗棋
------ 寇献民
---- 第二节 获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先进个人简介
------ 黄寅初
------ 贝水花
------ 张秋成
---- 第三节 省级劳动模范简介
------ 李安荣
------ 梁先雄
------ 邓妙香
------ 孙详
------ 韦凤国
---- 第四节 获得省、局级先进个人荣誉名录
---- 第五节 获历届县、局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一览表
---- 第六节 优秀专家、技术人员
---- 第七节 二十年以上教龄教师名录
---- 第八节 因公殉职人员简介
------ 杨易道
------ 黄瑞琼
杂记篇
-- 第三十三章 日常生活习俗
---- 第一节 衣食起居
---- 第二节 婚丧喜庆
---- 第三节 时节
---- 第四节 方言
---- 第五节 奇闻怪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