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德县志

怀德县志

格式:PDF
费用:3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新编《怀德县志》成书,诸编委嘱我作序,我思潮起伏,感奋不已。怀德修志,始于建县三十年之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姚诗馨修《怀德县乡土志》纂成。嗣后,应清朝政府之命孙云章又纂《怀德县乡土志续补》。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又有李宴春修《怀德县志》十六卷面世。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县藏《怀德县志》多遭兵燹,丧失殆尽。东北沦陷之初,伪县长孙润苍修了《续修怀德县志》十二卷,并重印了(民国)《怀德县志》,将两志合盛一函,是为今公主岭市档案馆收藏的旧《怀德县志》。伪康德五年(1938),吉林省地方政府又集体编纂了《怀德县乡土事迹》。翌年,伪县长薛立衡主修了《怀德县一般状况》,此为怀德旧志之殿。

出版时间: 1996年06月

目录

封面
怀德县志
《怀德县志》编纂委员会
《怀德县志》总编室
怀德县志编纂办公室、公主岭市史志工作委员会、公主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任领导人员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县志审稿验收组成员名单
参加《怀德县志》审稿人员
四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参加《怀德县志》审稿人员
序 于海
序 栗振国
凡例
题词
--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蹦组长 郁文
-- 吉林省省长、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 王云坤
-- 公主岭市市长 许景珊
图片
-- 怀德县城区现状图
-- 县委县政协县纪委办公楼
-- 县人大办公楼
-- 县政府办公楼
-- 晾晒玉米
-- 水稻大棚盘育苗
-- 收割水稻
-- 机械化播种
-- 火红的高粱
-- 荚实累累的大豆
-- 农田防护林
-- 葡萄
-- 护路林
-- 海棠
-- 用材林
-- 护堤林
-- 杨城子水库
-- 兴修水利
-- 卡伦水库
-- 二十家子水库
-- 平洋水库
-- 渔业兴旺
-- 牛羊成群
-- 圈养梅花鹿
-- 家庭养鸡场
-- 笼养兔
-- 笼养鸽
-- 暖硼养猪
-- 西瓜
-- 黄烟
-- 辣椒
-- 黄花菜
-- 葵花子
-- 榛子
-- 红小豆
-- 大豆
-- 大蒜
-- 地瓜
-- 榛蘑
-- 苹果梨
-- 省农科院
-- 省甜菜糖业研究所
-- 四平科所
-- 省原种繁殖场
-- 县种子公司
-- 县饲料公司
-- 省农机校
-- 公主岭一中地震观测点
-- 县制酒厂
-- 县造纸一厂
-- 县第一鞋帽厂
-- 省公主岭轴承厂
-- 公主岭气门心厂
-- 县水泥制品厂
-- 凤响乡泡子沿旋木厂
-- 县八一农机制造厂
-- 县纺织厂
-- 省范家屯制糖厂
-- 省冶金机械修造厂
-- 公主岭红光制药厂
-- 县植物油厂
-- 公主岭播种机厂
-- 公主岭汽车机油滤清器厂
-- 白山牌绵白糖
-- 畜力车外胎
-- 食用明胶
-- 129908轴承
-- 109催化剂
-- ZBFG-1型侧充式单体播种机
-- 250NQ50—25深井潜水电泵
-- 油压千斤顶
-- 气门心
-- 万能熔断器
-- 新怀德酒
-- 彩虹牌豆油
-- 县百货公司—商店
-- 县饮食服务公司工农兵旅社
-- 县百货公司二商店
-- 县饮食服务公司实验饭店
-- 县百货公司三商店
-- 县宾馆
-- 农村集市
-- 个体业户
-- 中国工商银行怀德县支行
-- 县生产资料公司范家屯供应站一角
-- 南崴子乡供销社
-- 中国农业银行怀德具支行
-- 公主岭站
-- 铁路桥
-- 哈大公路
-- 公路桥
-- 公怀路
-- 乡路
-- 县邮电大楼
-- 长话台
-- 信筒
-- 电话机
-- 公主岭一次变电所一瞥
-- 四平市刘房子煤矿一角
-- 县液化气供应站储气罐
-- 省石油公司公主岭分公司办公楼
-- 农民交售商品粮
-- 粮食烘干塔
-- 粮库一瞥
-- 筒式储粮仓
-- 粮食外运
-- 升旗
-- 实践
-- 阅读
-- 公主岭一中
-- 杨大城子中学
-- 风响乡泡子沿学校
-- 蓓蕾
-- 探索
-- 汲取
-- 1、县医院
-- 2、空军公主岭医院
-- 3、省荣复军人疗养院
-- 4、范家屯镇医院外科在做剖腹产手术
-- 5、县卫生进修学校
-- 县全运会一瞥
-- 上:白米跨栏
-- 下:拔河比赛
-- 上:太极剑
-- 下:晨练
-- 县广播电台
-- 群众文艺汇演
-- 陈晓敏国画种瓜得瓜
-- 马占山手迹
-- 走马灯
-- 王功学年画 冰河恋
-- 孙文礼石雕
-- 史明作
-- 张喜春作
-- 王瑞临作
-- 县图书馆
-- 公主陵侧面
-- 双龙乡大青山遗址出上的石斧
-- 公主陵背面
-- 古县衙问心碑
-- 1947年夏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公主岭
-- 双龙乡大青山遗址出土的青铜短剑
-- 原怀德县城关帝庙
-- 秦家屯镇古城出土的金代双鱼铜镜
-- 城郊乡出土的伞代六耳铁锅
-- 原怀德县城文庙状元桥
-- 秦家屯镇占城出土的辽代卜满
-- 秦家屯镇古城墙遗址
-- 毛城子乡古石人、石虎
-- 公主岭儿童公园一角
-- 公主岭东山公园人工湖
-- 四合屯人民英雄陵园
-- 公主岭镇大马路
-- 县城公主岭
-- 公主岭镇三道街
-- 怀德烈士陵园
-- 放马沟神仙洞
-- 二十家子乡古榆
-- 怀德县志编纂委员会
-- 《怀德县志》主编副主编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县城
---- 第五节 乡镇简况
-- 第二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岩浆岩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 第三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类型及分区
---- 第二节 平原区地貌
---- 第三节 山地区地貌与主要山丘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天然泡塘
---- 第三节 地下水
---- 第四节 水资源概况
-- 第五章 气候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六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七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生物物资
---- 第三节 矿物资源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 灾
---- 第二节 旱 灾
---- 第三节 风雹地震等灾害
卷二 人口民族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历代人口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密度
---- 第四节 人口构成
-- 第二章 民族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民族人口来源
---- 第三节 民族人口分布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控制人口数量
---- 第二节 提高人口素质
卷三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土地占有状况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
-- 第二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生产管理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三章 作物种植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瓜 类
-- 第四章 农技农艺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播种方法
---- 第三节 种植方式
---- 第四节 种 子
---- 第五节 肥料
---- 第六节 改造低产田
---- 第七节 植物保护
---- 第八节 田间管理
-- 第五章 农业企事业单位
---- 第一节 企业单位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卷四 林业
-- 第一章 林木种类及分布
---- 第一节 林种
---- 第二节 树种
---- 第三节 分布
-- 第二章 采种育苗
---- 第一节 采种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国营造林
---- 第二节 集体造林
---- 第三节 个体造林
---- 第四节 义务植树
-- 第四章 抚育保护
---- 第一节 抚育
---- 第二节 护林
---- 第三节 森保
-- 第五章 采伐利用
---- 第一节 采伐
---- 第二节 利用
-- 第六章 机构 队伍
---- 第一节 企事业单位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卷五 畜牧
-- 第一章 畜禽种类
---- 第一节 家畜
---- 第二节 鹿
---- 第三节 家禽
-- 第二章 饲养形式
---- 第一节 全民饲养
---- 第二节 集体饲养
---- 第三节 个体饲养
-- 第三章 饲养方法
---- 第一节 家畜饲养
---- 第二节 家禽饲养
-- 第四章 繁殖改良
---- 第一节 人工授精
---- 第二节 繁殖性能
---- 第三节 改良成果
-- 第五章 饲料
---- 第一节 种类
---- 第二节 资源
-- 第六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疫病种类
---- 第二节 防治方法
---- 第三节 防治机构
卷六 水利
-- 第一章 水利设施
---- 第一节 防洪工程
---- 第二节 除涝工程
---- 第三节 灌区工程
---- 第四节 治河工程
---- 第五节 机电排灌工程
-- 第二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状况
----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 第三章 渔业
---- 第一节 养殖
---- 第二节 捕捞
-- 第四章 服务单位
---- 第一节 县直单位
---- 第二节 基层单位
卷七 农机农具
-- 第一章 农机具
---- 第一节 种类
---- 第二节 改革
---- 第三节 程度
-- 第二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三节 管理
---- 第四节 修造供应
卷八 工业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工业总产值
---- 第三节 主要产品产量
---- 第四节 企业管理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煤炭工业
---- 第二节 化学工业
---- 第三节 机械工业
---- 第四节 建材工业
---- 第五节 木材加工及木器制造业
---- 第六节 食品工业
---- 第七节 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
---- 第八节 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工业
---- 第九节 冶金工业
---- 第十节 其他工业
-- 第三章 工厂与名产品选介
---- 第一节 省市属工厂选介
---- 第二节 县属工厂选介
---- 第三节 名优产品选介
卷九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综述
-- 第二章 企业门类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农业企业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企业
---- 第四节 建筑业企业
---- 第五节 其它企业
-- 第三章 县直属企业
卷十 交通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桥涵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 第四节 公路运输
---- 第五节 运输市场管理
---- 第六节 交通监理
-- 第二章 铁路
---- 第一节 铁路建设
---- 第二节 铁路运营
卷十一 邮电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运方式
---- 第二节 邮递网络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四节 集邮
-- 第二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话
---- 第二节 电报
卷十二 能源
-- 第一章 电力
---- 第一节 发电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用电
-- 第二章 煤炭石油
---- 第一节 煤炭
---- 第二节 石油
-- 第三章 其它
---- 第一节 液化气
---- 第二节 沼气
---- 第三节 柴草草炭及炉渣
卷十三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镇建设
---- 第一节 公主岭镇
---- 第二节 范家屯镇
---- 第三节 怀德镇
---- 第四节 杨大城子镇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村屯规划
---- 第二节 农民住宅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
---- 第二节 治理
-- 第四章 建筑施工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施工设备
--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地产
---- 第二节 管理
卷十四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及个体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二章 商品流通渠道及商品流通量
---- 第一节 商品流通渠道
---- 第二节 商品购销存总值及社会商品零售额
-- 第三章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
----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第二节 机电设备
---- 第三节 轻化工及建筑材料
---- 第四节 木材
---- 第五节 化肥农药
---- 第六节 中小农具及农机具
-- 第四章 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
---- 第一节 纺织品
---- 第二节 日用百货
---- 第三节 五金交电
---- 第四节 日用杂品
-- 第五章 副食品采购供应
---- 第一节 烟酒糖
---- 第二节 肉蛋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水产果品
-- 第六章 土特产品收购
---- 第一节 麻
---- 第二节 皮张鬃毛
---- 第三节 中药材
---- 第四节 编织品
---- 第五节 废旧金属回收
-- 第七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旅店业
---- 第三节 服务业
-- 第八章 集市贸易
-- 第九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出口商品
---- 第二节 经营沿革及经营方式
卷十五 粮食
-- 第一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贸易
---- 第二节 征购
---- 第三节 计划供应
-- 第二章 粮油储运
---- 第一节 储存
---- 第二节 保管
---- 第三节 调运
-- 第三章 盐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销售
卷十六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体制管理
---- 第二节 收入
---- 第三节 支出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务机构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工商税
---- 第四节 其它捐税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贷款民问借款
---- 第五节 债券
---- 第六节 保险
卷十七 工商物价管理
--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经济合同商标和广告管理
-- 第二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
---- 第二节 管理
卷十八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怀德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党代表会议与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
---- 第四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六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怀德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怀德县支部
---- 第二节 九三学社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支社
----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怀德县公主岭小组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农民组织
---- 第五节 工商业组织
---- 第六节 其他群众组织
卷十九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旧政权
---- 第一节 参议会
---- 第二节 县政权
---- 第三节 基层政权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历届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代表联系制度
---- 第五节 提案处理和视察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县民主政府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
---- 第三节 县革命委员会
---- 第四节 基层政权
-- 第四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县政治协商会议
---- 第二节 县政协主要工作
卷二十 公安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警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
---- 第三节 户籍管理
---- 第四节 消防
---- 第五节 看守 收审 拘留 教养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制度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六节 申诉复查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公证律师
---- 第四节 调解
卷二十一 民政
-- 第一章 拥军优属
---- 第一节 支前拥军
---- 第二节 国家抚恤
---- 第三节 国家定期定量补助
---- 第四节 群众优待
-- 第二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章 救灾救济
---- 第一节 生产救灾
---- 第二节 农村扶贫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收容遣送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鳏寡老人供养
---- 第二节 残废人员安置
---- 第三节 殡葬改革
卷二十二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用工制度
---- 第三节 定员定额
---- 第四节 精简职工
---- 第五节 奖惩
---- 第六节 职工队伍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管理
---- 第二节 干部队伍
-- 第三章 培训
---- 第一节 工人培训
---- 第二节 干部培训
-- 第四章 劳动福利
---- 第一节 劳动保险
---- 第二节 劳动保护
---- 第三节 生活福利
---- 第四节 退休离休
-- 第五章 工资
---- 第一节 工资制度
---- 第二节 调整工资
卷二十三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兵役制度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武装机构
---- 第二节 武装力量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建
---- 第二节 装备
---- 第三节 训练
---- 第四节 支援建设
-- 第四章 驻军
---- 第一节 建国前驻军
---- 第二节 建国后驻军
-- 第五章 兵事
---- 第一节 怀德保卫战
---- 第二节 怀德奔袭战
---- 第三节 公怀路追击战
---- 第四节 冯团事件
---- 第五节 毛城子事件
-- 第六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组织指挥
---- 第二节 人防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人防工程利用
卷二十四 教育
-- 第一章 私塾书院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书院
-- 第二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家庭教育
---- 第二节 托幼教育
-- 第三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小学
---- 第二节 中学
-- 第四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 第二节 四平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 第三节 师范学校
-- 第五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农商科学校
---- 第二节 技工学校
---- 第三节 职业技术学校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县教师进修学校
---- 第二节 公主岭耕读大学
---- 第三节 电视大学
---- 第四节 农民教育
---- 第五节 职工教育
-- 第七章 特殊教育
-- 第八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来源
---- 第二节 教师队伍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九章 勤工俭学
-- 第十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使用
-- 第十一章 学校建设
---- 第一节 校舍建设
---- 第二节 教学设备
-- 第十二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卷二十五 科技
-- 第一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二章 科学普及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咨询服务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 第四节 引进推广
---- 第五节 科技情报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
----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
---- 第三节 医药卫生科技成果
-- 第四章 标准计量
---- 第一节 标准
---- 第二节 计量
-- 第五章 地震测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观测
---- 第四节 预报
-- 第六章 天气预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测报
---- 第三节 预报
卷二十六 文化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文化馆站
---- 第二节 图书馆
---- 第三节 书铺书局书店
---- 第四节 表演团体
---- 第五节 戏曲学校
---- 第六节 曲艺社
---- 第七节 戏剧创作组
---- 第八节 影剧院
---- 第九节 展览馆
---- 第十节 电影院队公司
---- 第十一节 报社
---- 第十二节 广播站
---- 第十三节 档案馆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图书
---- 第三节 民间文学
---- 第四节 文艺创作
---- 第五节 戏曲活动
---- 第六节 电影放映发行
-- 第三章 报刊发行
---- 第一节 报刊发行机构
---- 第二节 发行报刊种类和数量
-- 第四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有线广播和机器设备
---- 第二节 广播喇叭普及
---- 第三节 编辑队伍和新闻报导
---- 第四节 电视事业发展
-- 第五章 档案
---- 第一节 馆藏档案
---- 第二节 档案利用
-- 第六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古城址
---- 第三节 古墓葬
---- 第四节 古石刻 石雕 石碑
---- 第五节 古边
---- 第六节 古寺庙 教堂
---- 第七节 出土文物
---- 第八节 革命纪念建筑
卷二十七 卫生
--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一节 县直医疗卫生单位
----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
---- 第三节 其他部门经办的医疗单位
---- 第四节 村办卫生所
---- 第五节 私立院所及个体行医
---- 第六节 群众团体
-- 第二章 卫生队伍
---- 第一节 队伍状况
---- 第二节 队伍培训
-- 第三章 医疗制度设备及经费
---- 第一节 医疗制度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卫生事业经费
-- 第四章 防疫保健
---- 第一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公共卫生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章 医药
---- 第一节 中药
---- 第二节 西药
---- 第三节 药政药检
卷二十八 体育
-- 第一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课
----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 第三节 体育卫生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城镇体育
---- 第二节 农村体育
-- 第三章 竞技活动
---- 第一节 田径
---- 第二节 体操
---- 第三节 球类
---- 第四节 中国象棋
---- 第五节 武术
-- 第四章 人才培养输送
---- 第一节 人才培养
---- 第二节 输送运动员
---- 第三节 等级运动员
-- 第五章 体育设施
-- 第六章 体育组织
---- 第一节 田径协会
---- 第二节 篮球协会
---- 第三节 足球协会
---- 第四节 乒乓球协会
---- 第五节 武术协会
---- 第六节 中国象棋协会
---- 第七节 老年人体育协会
卷二十九 社会
-- 第一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二章 风尚习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岁时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劣俗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五节 伊斯兰教
-- 第四章 行帮会道
-- 第五章 方言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卷三十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赵泽民 汲义方
---- 于溏海
---- 张传福
---- 冯治纲
---- 杜重远
---- 俞良银 徐萍
---- 王淑君
---- 马占山
---- 李福
---- 赵兴祯
---- 孙福祥
---- 崔文龄
---- 孙桂宾
---- 张子森
---- 马春田
-- 第二章 革命烈士表
-- 第三章 劳动模范表
附录
-- 一、1908~1983年间诸志编纂记略
-- 二、本志编纂始末
-- 三、为《怀德县志》提供资料稿件人员名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