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县东山区志

揭阳县东山区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1、本志书所写年代断限,上限无限,下限至1985年。取事主要为1961年本区始建制之后。 2、为便于读者阅读本志,尽快了解本区全貌,故于篇首部分立“概述”,概要介绍东山的历史和现状。 3、本志大事记采用编年体结合纪事本末体形式。

目录

封面
揭阳县东山区志
东山区志编纂领导小组及编写人员名单
图片
-- 揭阳县东山区区址
-- 上图:黄岐山塔
-- 下图:北河大桥
-- 照片附图
-- 揭阳县东山区区域图
-- 上图:淡浦文化宫
-- 下图:月容墓
东山区志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地理篇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清代建置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建置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置
-- 第二章 位置 面积
-- 第三章 地貌 水域
-- 第四章 气候 雨量
-- 第五章 土壤 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七章 人口 姓氏
经济篇
-- 第八章 农业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农业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粮食生产
------ 1、水稻
------ 2、甘薯
------ 3、小麦
------ 4、其他杂粮
---- 第四节 经济作物
------ 1、甘蔗
------ 2、豆类
------ 3、麻类
------ 4、蔬菜
------ 5、水果
------ 6、蘑菇
------ 7、茶
---- 第五节 农业科学技术
---- 第六节 农田水利
---- 第七节 农机具
-- 第九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牧
------ 1、畜禽主要种类
------ 2、疫病防治
---- 第二节 水产
------ 1、捕捞
------ 2、淡水养殖
-- 第十章 林业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山林概况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业的发展
------ 1、黄岐山林区
------ 2、大宝山林场
------ 3、林业经营管理
------ 4、无名果
-- 第十一章 工副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区办企业
------ 1、区办企业的创立
------ 2、主要企业简况
------ 3、管理机构
---- 第三节 乡村企业
------ 1、模具塑料业
------ 2、对外加工业
------ 3、建材业
------ 4、传统工副业
---- 第四节 揭阳县啤酒厂
-- 第十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发展概况
------ 1、民国时期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合作商店
---- 第四节 食品站
---- 第五节 粮食管理所
-- 第十三章 工商税务
---- 第一节 工商管理
------ 1、机构沿革
------ 2、工商管理
------ 3、个体劳协会
---- 第二节 税务
------ 1、民国时期的赋税
------ 2、东山税务所的建立
------ 3、税收征管
------ 4、农业税
-- 第十四章 农村金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金融状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农村金融
------ 1、机构设置
------ 2、金融工作的开展
-- 第十五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1、道路
------ 2、车站
------ 3、桥梁
------ 4、渡口
------ 5、民间运输工具
------ 6、交通管理
---- 第二节 邮电
------ 1、电信
------ 2、邮政
政治篇
-- 第十六章 地方政权设置
---- 第一节 清代
---- 第二节 民国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十七章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
----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
------ 1、国民党组织
------ 2、保甲制度
------ 3、苛重租税
------ 4、兵役
---- 第二节 日寇入侵
------ 1、日兵罪行
------ 2、江畔锄寇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 1、中国共产党黄岐山前支部
------ 2、龙部武工队
------ 3、望龙头之战
-- 第十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治
---- 第一节 退租退押 清匪反霸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整风反右运动
---- 第四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
---- 第七节 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
-- 第十九章 共产党和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共产党基层组织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农会
---- 第五节 侨联
-- 第二十章 政法 民政 民兵
---- 第一节 治安保卫
---- 第二节 司法调解
---- 第三节 民政
---- 第四节 民兵
文化篇
-- 第二十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文化概况
------ 1、圆身戏班
------ 2、弦间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化事业
------ 1、业余剧团
------ 2、广播站
------ 3、文化站
------ 4、文艺创作
------ 5、灯谜
------ 6、玉浦影剧院
------ 7、淡浦农民文化宫
---- 第三节 名胜
------ 1、月容墓
------ 2、竺冈岩
------ 3、凤冈岩
------ 4、侣云庵
------ 5、丰乐亭
------ 6、黄岐山塔
------ 7、崇光岩
------ 8、飞风岩
------ 9、烈士墓
------ 10、北河大桥
---- 第四节 文物
---- 第五节 其它遗址
-- 第二十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教育概况
------ 1、私塾
------ 2、国民学校
------ 3、奖学办法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
------ 1、小学教育
------ 2、初中教育
------ 3、高中教育
------ 4、成人教育
------ 5、幼儿教育
------ 6、投资兴学
---- 第三节 教师
-- 第二十三章 体育
-- 第二十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概况
------ 1、中药店
------ 2、中医生
------ 3、西医西药的传入
------ 4、瘟疫
------ 5、烟毒
------ 6、旧法接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医疗卫生工作
------ 1、卫生院的建立和发展
------ 2、妇幼保健
------ 3、卫生防疫
------ 4、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1、工作概况
------ 2、组织机构
社会篇
-- 第二十五章 村名源流
-- 第二十六章 宗教及社会组织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基督教
---- 第三节 神庙
---- 第四节 善堂
---- 第五节 会乡
-- 第二十七章 风俗
---- 第一节 旧俗
------ 1、岁时节日(农历)
------ 2、婚丧喜庆
------ 3、迷信陋俗
---- 第二节 新风
------ 1、新节日(阳历)
------ 2、婚事新办
------ 3、殡葬改革
-- 第二十八章 语言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民间用语
------ 1、称谓用语
------ 2、生活用语
------ 3、农业生产用语
---- 第三节 谚语
------ 1、农谚
------ 2、季节、气象谚语
-- 第二十九章 民间传说
---- 第一节 象挨磨
---- 第二节 栖云洞
人物篇
-- 第三十章 人物传
---- 罗万杰
---- 许玉磬
-- 第三十一章 人物表
---- 黄世杰
---- 黄甲儒
---- 王之福
---- 王道
---- 林悟生
---- 叶子云
---- 黄烈深
---- 黄榕溪
-- 第三十二章 革命烈士名录
---- 附:东山区籍在县外工作干部人名录
附录篇
-- 第三十三章 历代有关文章辑存
---- 一、月容传
---- 二、侣云庵记
---- 三、侣云庵钟铭
---- 四、曲脚松阅武赋
---- 五、壬申重建黄岐山塔记
-- 第三十四章 地方重要文献
---- 一、关于黄岐山一带封山育林规定
---- 二、关于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围、文明巷活动的意见
---- 三、关于乡半脱产干部定编人员工资及退休退职实行生活补助金的通知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