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龙凤区志(1960-2005)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龙凤区位于大庆市东部,东、北与安达市接壤,西与萨尔图区毗邻,南与红岗区相连。全区总面积415.85平方公里,人口20万。直属行政单位有龙凤镇和龙凤、卧里屯两处街区的5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等中、省、市直企业38家,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龙凤区地处松辽平原中部,地貌北高南低,坡度平缓,境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龙凤湿地。全区共有耕地5.6万亩,草原14万亩,水面1.3万亩。属北温带欧亚大陆性气候,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影响较大。
内容时限:
1960-2005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目录
封面
大庆市龙凤区志
目录
概述
--
概述
大事记
--
大事记
第一篇 概况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城区
----
第二节 乡村
--
第三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貌
----
第二节 地质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气象
----
第五节 自然资源
--
第四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动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五章 经济简述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
----
第二节 税收与财政
----
第三节 基本建设
----
第四节 城乡人民生活
第二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乡规划与建设
----
第一节 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城区建设
----
第三节 村镇建设
--
第二章 房产管理
----
第一节 产权产籍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物业管理
--
第三章 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供电
----
第二节 供水
----
第三节 供热
----
第四节 供气
--
第四章 市政设施建设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梁桥涵
----
第三节 管网设施
----
第四节 园林绿化
----
第五节 城市亮化
--
第五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环境管理
----
第二节 市容整治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污染治理
--
第七章 铁路
----
第一节 龙凤站
----
第二节 卧里屯站
--
第八章 公路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道路运输
----
第三节 管理与征费
--
第九章 邮电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第三篇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笫二节 农业合作社
----
第三节 人民公社
----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农作物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三章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
第一节 设施种植
----
第二节 现代养殖
----
第三节 种苗繁育
----
第四节 科研试验
--
第四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具演变
----
第二节 农机管理
----
第三节 机械化程度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农田灌溉
----
第三节 农村改水工程
--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苗木生产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木管护
--
第七章 畜牧渔业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畜禽生产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四节 草原
----
第五节 渔业
--
第八章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一节 乡村企业
----
第二节 第三产业
第四篇 地方工商业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企业发展
----
第二节 企业改革
----
第三节 工业园区
--
第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发展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第三节 饮食服务业
----
第四节 商业改革
----
第五节 供销合作社
----
第六节 粮盐
第五篇 驻区企业
--
第一章 石化企业
----
第一节 企业沿革
----
第二节 建设历程
----
第三节 企业生产
----
第四节 主要生产厂简介
--
第二章 热电企业
----
第一节 龙凤热电厂
----
第二节 石化公司热电厂
----
第三节 大庆油田热电厂
--
第三章 石油销售企业
----
第一节 东北销售大庆分公司
----
第二节 大庆销售分公司
--
第四章 建筑企业
----
第一节 大庆建安集团公司
----
第二节 大庆筑安集团公司
第六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管理
----
第二节 统计报表与分析
----
第三节 各类普(调)查
----
第四节 统计监督
----
第五节 统计资料汇编
--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登记注册
----
第二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执法监督
----
第六节 协会工作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调整
----
第二节 物价改革
----
第三节 物价监督
----
第四节 物价检查
--
第四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社会审计
--
第五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职业培训
----
第三节 劳动仲裁
----
第四节 劳动保障监察
----
第五节 劳动保护
----
第六节 职工退休
----
第七节 劳务市场
--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质量监督
----
第二节 计量监督
----
第三节 标准化监督
----
第四节 检定测试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地籍管理
----
第二节 用地管理
----
第三节 土地监察
--
第八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公共安全
----
第二节 生产安全
----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监管
第七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监督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国税
----
第二节 地税
--
第三章 银行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储蓄存款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基建拨款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
第五章 证券
----
第一节 天元证券
----
第二节 彩票
第八篇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共龙凤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历次党代会
----
第二节 全委(扩大)会议
----
第三节 领导与工作机构
----
第四节 区委工作纪略
----
第五节 组织工作
----
第六节 宣传工作
----
第七节 纪检监察
----
第八节 政法工作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民革龙凤区支部
----
第二节 民盟大庆石化支部
----
第三节 民建龙凤区支部
----
第四节 民进龙凤区支部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第九篇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领导与工作机构
----
第二节 施政纪略
----
第三节 政务信息化建设
----
第四节 人事工作
----
第五节 信访工作
----
第六节 招商引资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
----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
第十篇 政法·军事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龙凤公安分局
----
第二节 卧里屯公安分局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六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
----
第五节 执行工作
----
第六节 审判改革
----
第七节 法庭建设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安置帮教
----
第四节 律师事务
----
第五节 法律公证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人民防空
第十一篇 科学·教育
--
第一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组织
----
第二节 科学研究
----
第三节 科技服务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行政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成人教育
----
第四节 教师
第十二篇 文化·体育·卫生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设施
----
第三节 群众文化
----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五节 史志档案
----
第六节 广播电视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
----
第二节 妇幼保健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节 卫生行政
第十三篇 社会
--
第一章 精神文明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文明创建
----
第三节 共建活动
----
第四节 文明新貌
--
第二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第二节 医疗保险
----
第三节 失业保险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工作
----
第二节 社会福利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老龄工作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殡葬改革
--
第四章 民族与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五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物质生活
----
第二节 婚姻家庭
--
第六章 社区建设
----
第一节 社区服务
----
第二节 基础设施
第十四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第一节 烈士
------
王凤国
------
赵国军
------
柴金良
----
第二节 已故老干部
------
崔凤山
------
刘书亭
------
季庆瑞
------
姜中义
--
第二章 省级劳动模范
----
李景荣
----
周成才
----
龙呈德
--
第三章 党政领导干部
----
张殿文
----
左言文
----
白云鹏
----
田德新
----
王信
----
童贵锁
----
郝文学
----
郑耀奎
----
苏宝山
----
马富
----
张恒志
----
赵殿彬
----
刘树仁
----
付淑兰
----
贺懋燮
----
赵希江
----
王海勤
----
张国栋
----
刘杰
----
于忠江
----
李勇库
附录
--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