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卫生志

邹县卫生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二、坚持实事求是,详今略古,古为今用的原则,着重记述近代、现代、当代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上突出地方特点、时代特点和专业特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出版时间: 1989年09月

目录

封面
《邹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
编委办公室
《邹县卫生志》评审委员会
图片
-- 邹县卫生局前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 中共邹县卫生局党组全体成员
-- 《邹县卫生志》稿评审会
-- 《邹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员
-- 邹县卫生局办公楼
-- 邹县人民医院病房楼
-- 县卫生防病总站
-- 具有民族风格的叔和中医院门诊楼
-- 县妇幼保健院大楼
-- 卫生系统不断深化改革,至1989年9月已有10处乡镇医院实行承包管理,13处乡镇建立卫生防保站。图为在城前分院(即县第一:人民医院)召开的乡镇医院承包、建站大会。
-- 卫生系统重视发挥学会作用,开展群众性学术活动。继成立医、药、护、中医4个学会后,1988年2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预防医学会。
-- 1984年邹县列为全国卫生防疫改革试点县后,较早地推行了站长负责和县、乡防保体制改革,1988年2月又在全省率先实行卫生防病承包管理。图为防病总站承包签字仪式
-- 邹县红十字会1985年成立以来,进行了农村红会工作的探索,被列为山东省红会工作重点县,图为1988年3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和省市红会领导在邹县考察红会工作时合影。
-- 妇幼保健院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建立了宣教科、电教室、咨询室和展览室。图为宣教人员向群众宣传优生优育,普及妇幼卫生知识。
-- 叔和中医院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科优势,开设了痔瘘、骨伤、针灸推拿专科,没正规病床60张。图为痔瘘科医师在专家指导下为患者施行手术。
-- 卫生防病总站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水质、食品、大气及生物样品进行微量、痕量分析,提高了检测水平。图为专业人员做水锰含量测定。
-- 县人民医院制剂室大液体流水生产线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推动了全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卫生局连年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多次出席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85年至1987年在全市连续保持一流水平。图为1985年荣获济宁市卫生工作总评第一名锦旗。
-- ②1985年至1987年县人民医院在全市县级医院考核评比中连年获得优异成绩。
-- ③县卫生防病总站自1978年起,先后3次被评为全省卫生先进集体,2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图为1986年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奖状。
-- ④县药品检验所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在药政工作连续4年全市夺冠的基础上,1987年被评为“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先进单位”。
-- 1983年县妇幼保健站荣获山东省三分之一卫生事业建设重点县同类机构第一名奖状。
-- 县皮肤病防治站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图为1983年荣获全省麻防工作先进单位。
-- 为加速开发农村卫生人力,把县卫校建成了济宁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至1 987年已培养各类中等卫技术人员720人。该校1987年被评为山东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 邹县坚持搞好蚊蝇综合防治1986年荣获山东省『蚊蝇消杀先进县城』称号《城镇大面积蚊虫综合防治研究》被评为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4年至1987年城镇爱国卫生均被评为济宁市第一名。
-- 1983年9月卫生部长崔月犁(左1)卫生部防疫司长王健(左2)来邹县视察卫生工作
-- 1984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右1)来邹县卫生防疫站视察
-- 1983年4月卫生部副部长谭云鹤(左2)来邹县视察卫生工作
-- 图为1983年4月卫生部副部长黄树则来邹县视察卫生工作时挥毫为县卫生防疫站题词
-- 1985年4月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前排左5),医政司长张自宽(前排左4)山东省卫生厅长张植萍(前排左3)来邹县视察卫生工作
-- 1979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美、英、瑞士、日本、丹麦、联邦德国的官员、专家一行6人来邹县考察丝虫病防治工作
-- 1979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媒介生物学家及控制学家访华小组来邹县中心公社后南宫大队进行灭蚊现场考察
-- 1980年3月埃及丝虫病专家沙米哈博士来邹县进行丝虫病考察
-- 1984年8月朝鲜寄生虫病考察团一行5人来邹县考察后台影
-- 1985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官员达柔·卡布莱勒及美国卫生科学教授克罗斯等来邹县考察丝虫病防治工作
-- 1986年8月,医史行家云集邹县,举行“王叔和里籍论证暨中医学术报告会”。专家们一致认为:王叔和里籍应是山东邹县西南一带人。本县和济宁市中医学会会员及全国中医界知名人士355人参加会议。图为大会会场。
-- 1974年5月在郭里公社独山北麓西晋刘宝墓中出土的铜制熏香炉
-- 1964年在看庄公社郭山大队出土的东汉时期连茅圈模型
-- 图为出土的东周时期陶制地下排水管
-- 1949-1987邹县卫生事业发展示意图
-- 1956—1987邹县主要传染病发病示意图
-- 邹县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图

凡例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卫生行政管理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医政管理
---- 第一节 个体开业医管理
---- 第二节 基层卫生组织管理
---- 第三节 医院管理
---- 第四节 重大医疗事故处理
-- 第三章 药政管理
---- 第一节 药品质量监督
---- 第二节 麻醉药品管理
---- 第三节 剧毒药品管理
---- 第四节 精神药物管理
---- 第五节 伪劣药品检查处理
---- 第六节 邹县药品检验所
-- 第四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工资福利
------ 一、工资
------ 二、福利
---- 第二节 卫生技术人员晋升
-- 第五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资金来源
------ 一、卫生事业经费
------ 二、业务收入
---- 第二节 卫生事业费支出
---- 第三节 基本建设经费
---- 第四节 公费医疗
---- 第五节 劳保医疗
第四篇 卫生防疫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邹县卫生防疫站
---- 第二节 邹县皮肤病防治站
------ 附:邹县铁山疗养院(麻风村)
---- 第三节 邹县结核病防治所
---- 第四节 邹县卫生防病总站
---- 第五节 乡镇卫生防疫组
-- 第二章 疫病环境
-- 第三章 传染病防治
---- 第一节 霍乱、副霍乱
---- 第二节 天花
---- 第三节 白喉
----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第五节 麻疹
---- 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
---- 第七节 脊髓灰质炎
---- 第八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第九节 伤寒、副伤寒
---- 第十节 细菌性痢疾
----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 第十二节 布氏菌病
---- 第十三节 狂犬病
-- 第四章 寄生虫病防治
---- 第一节 丝虫病
---- 第二节 疟疾
---- 第三节 黑热病
---- 第四节 华枝睾吸虫病
---- 第五节 人体缩小膜壳绦虫病
-- 第五章 慢性病防治
---- 第一节 麻风病
------ 一、社会防治
------ 二、治疗
---- 第二节 头癣
---- 第三节 疥疮
---- 第四节 结核病
-- 第六章 地方病防治
---- 第一节 克山病
---- 第二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
----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 第七章 预防接种
-- 第八章 疾病监测
-- 第九章 卫生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一、饮水监测
------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及监测
------ 三、大气监测
---- 第二节 劳动卫生
------ 附:农药中毒防治
---- 第三节 放射卫生
---- 第四节 学校卫生
---- 第五节 食品卫生
------ 一、法规贯彻
------ 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 三、卫生坚督
------ 四、食物中毒
-- 第十章 卫生检验
-- 第十一章 卫生宣教
第五篇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反细菌战争
-- 第三章 除“四害”讲卫生
-- 第四章 农村“两管、五改”
-- 第五章 城镇卫生
第六篇 卫生保健
-- 第一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构
------ 一、邹县妇幼保健院(站)
------ 二、乡镇妇幼保健组
---- 第二节 接生
---- 第三节 妇女病查治
---- 第四节 妇女“五期”劳动保护
---- 第五节 程序化管理
---- 第六节 儿童保健
------ 一、托幼组织
------ 二、健康查体
---- 第七节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 第二章 干部保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保健措施
第七篇 西医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宗教团体医院(所)
------ 一、安多诊所
------ 二、邹县医院(美以美会医院)
------ 三、邹县卍字会医院
---- 第二节 私立医院(所)
------ 一、灵恩医院
------ 二、私立西医诊所
---- 第三节 公立医院(所)
------ 一、伪新民会医院
------ 二、邹县平民医院
------ 三、邹县县立医院
------ 四、邹县人民医院
------ 五、区卫生所
------ 六、乡镇卫生院、县分院
------ 七、邹县精神病防治院
------ 八、邹县中心血栓病防治院
---- 第四节 医疗队、水利工地卫生科
------ 一、农村医疗队
------ 二、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
------ 三、水利工地卫生科
-------- 附:派员援坦、援藏
---- 第五节 厂矿企事业医院(部所、室)
------ 一、中央驻邹企业医院
------ 二、省属企业医院
------ 三、市属企业医院
------ 四、厂矿、企业、学校门诊部、所、室
---- 第六节 驻军医院(队、所、室)
------ 一、鲁中南军区尼山军分区卫生处附属第三所
------ 二、山东省第七康复医院三分院
------ 三、部队卫生队
------ 四、邹县人民武装部卫生室
------ 五、部队卫生所
-- 第二章 医疗技术
---- 第一节 临床
------ 一、内科
------ 二、外科
------ 三、妇产科
------ 四、小儿科
------ 五、传染病科
------ 六、皮肤病科
------ 七、五官科
---- 第二节 医技
------ 一、放射科
------ 二、检验科
------ 三、药剂科
------ 四、功能检查科
------ 五、病理检查科
------ 六、手术麻醉科
---- 第三节 护理
---- 第四节 西医技术队伍
第八篇 中医、中西医结合
-- 第一章 古代医事
---- 第一节 孟子对养生及医药的论述
---- 第二节 邹县出土医迹
-- 第二章 机构
---- 第一节 私人中医药店堂
---- 第二节 民众医药社与医药合作社
------ 一、邹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民众医药社
------ 二、邹县抗日民主政府六区医药合作社
---- 第三节 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
------ 一、邹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 二、乡镇卫生院、县分院中医门诊
---- 第四节 邹县叔和中医院
-- 第三章 中医传统授业
---- 第一节 祖传
---- 第二节 师承
---- 第三节 自学
-- 第四章 中医队伍
-- 第五章 中医技术
-- 第六章 中西医结合
第九篇 医药器械
-- 第一章 中药
---- 第一节 中草药资源
---- 第二节 中草药材种植
------ 一、特产药材种植
------ 二、一般药材种植
---- 第三节 中草药加工炮制
------ 一、饮片加工炮制
------ 二、膏丹丸散制备
-- 第二章 西药
---- 第一节 西药传入
---- 第二节 医院制剂
-- 第三章 医疗器械
-- 第四章 药品经营
第十篇 医学教育
-- 第一章 学校教育
---- 第一节 邹县卫生进修学校
---- 第二节 邹县卫生学校
---- 第三节 邹县三里营卫校
---- 第四节 邹县人民医院半农半读卫校
---- 第五节 邹县“五七”大学卫生分校
---- 第六节 济宁地区人民医院护士学校邹县分校
---- 第七节 济宁市邹县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一、沿革
------ 二、基本建设
------ 三、科室设置
------ 四、教学
-- 第二章 技术培训
---- 第一节 离职学习
---- 第二节 在职进修
---- 第三节 乡村医生培训
第十一篇 医学科研
-- 第一章 科研成果
-- 第二章 论文、资料
第十二篇 医事团体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邹县医务工作者联合会与卫生工作者协会
---- 第二节 中华医学会邹县分会
---- 第三节 邹县红十字会
-- 第二章 医事活动
第十三篇 医林人物
-- 王叔和
-- 肃锐
-- 尹方远
-- 张登岚
-- 吕继瑞
-- 孔祥云
-- 姜广照
-- 祝景兰
-- 冯东岳
-- 陈玉峰
-- 尹铭鉴
-- 张广德
-- 胡清廉
---- 附:副主任医、药师名录
版权页